行業動態 | 你的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
出口屢遭算計 中國輪胎業需變發展模式 |
發布時間:2013/8/12 2:42:45 查看次數:1617 |
近日,美國自2009年以來針對中國輪胎采取的為期三年的“輪胎特保措施”到期,而此前三年,美國對進口自中國的輪胎加收征收三年關稅,第一年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該法案到期之后,美對華輪胎的進口關稅將降至4%。美國作為中國輪胎最大的出口市場,其懲罰性關稅曾導致了中國輪胎的出口量在2010年、2011年分別下降到了3100萬條和2730萬條。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美國對中國輪胎的三年期限終于熬到解禁之時,2012年11月1日起,歐盟又將實施“輪胎標簽法”。按照該法案,所有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抓著力的等級,輪胎性能由高到低分為a~g共7個級別,a級為最佳,g為最差,而達不到f級的輪胎不得在歐盟境內銷售。事實上,自2012年6月30日后生產的輪胎,要想進入歐盟市場就必須加貼標簽。 而據全國輪胎輪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輪胎企業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轎車胎滾動阻力多為e、f級,大部分可達到歐盟第一階段的最低要求,但有相當比例的沒能達到歐盟第二階段的最低要求,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大多數輪胎產品將被拒在歐盟市場之外。 近年來,中國輪胎工業發展較快,輪胎產量和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世界輪胎工業的重要力量,對全球輪胎市場產生了相當的影響,但輪胎行業遭受或將要遭受的貿易壁壘卻越來越多,除了美國,歐盟,巴西、秘魯、印度等多個國家也曾對我國輪胎產品發起過反傾銷調查,這成為中國輪胎出口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我國作為世界輪胎制造第一大國,2011年的汽車輪胎外胎總產量達到8.32億條,同比增長8.55%,2012年預計可突破9億條,約占全球總產量的約1/3強。 國家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輪胎出口量達到1.93億條,出口量占總產量42%,國內45家重點企業2011年輪胎出口交貨值623.2億元,比上年度提高了24.8%,行業實現貿易順差147.36億美元。2012年1~6月,45家企業輪胎出口量和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6.6%和9.4%。 從輪胎出口分國家(地區)看,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分析顯示2012年上半年,我國全鋼子午胎和半鋼子午胎出口至美國占24.25%和18.81%,出口至歐盟占6.33%和22.74%;斜交胎出口美國占42.54%,出口歐盟占12.34%。 目前,我國輪胎對外依存度達1/3左右,國外市場但凡出現任何的限制輪胎進口措施,這對于依靠價格取勝且性能普遍不高的中國輪胎產品而言,將帶來嚴峻的挑戰。 近年來,我國輪胎出口不斷遭遇反傾銷等不公平競爭,美國、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南非等先后對我國輪胎反傾銷,有的反傾銷稅高達100%以上。同時,隨著國外對輪胎在技術、質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歐盟輪胎的安全法規和標簽法兩個法規,美國和日本也出臺了類似的法規。這些法規的核心就是對輪胎的燃油效率、濕抓著力等做了具體規定,目前日本已開始實施,美國明年實施,歐盟后年實施。受此影響,如果國內輪胎企業不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我國輪胎將面臨形式多樣且更加嚴峻的出口貿易局面。 隨著美國輪胎特保到期,我國輪胎出口有望出現恢復性增長,另一方面,盡管歐盟輪胎標簽法將于2012年11月1日正式實施,因此,我國輪胎出口仍將面臨嚴峻的貿易環境,但隨著美國輪胎特保案到期解禁,在我國內需增長及美國等外需市場的帶動下,歐盟等反傾銷措施將難阻我國輪胎行業的持續發展。 外需方面,盡管我國輪胎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對我發起反傾銷的措施,但并未能從根本上消除中國輪胎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歐盟的各類花招也難以做到。 2009年,我國共向美國出口乘用車/輕卡輪胎4300萬條,占全美消費比例的18%,特保稅的開征使得該類輪胎對美出口在2011年下降至2730萬條,比2009年減少1570萬條,但中國仍然是向美國出口輪胎的第一大國。目前,美國乘用車/輕卡胎的總消費量約為2.7億條,特保稅的到期將使得我國半鋼胎有望重新取得30%左右的美國進口市場,對應乘用車/輕卡輪胎增量約5000萬條,相當于2011年我國出口總量1.93億條的26%。 內需方面,2012年上半年,我國乘用車產銷分別為759.93萬輛和761.35萬輛,同比增長7.87%和7.08%,預計全年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000萬輛左右。同時,截至2012年6月,我國汽車保有量達1.14億輛,較2011年底增加811萬輛,增長7.66%。2009~2010年是國內汽車消費井噴期,按照輪胎使用律,2012~2013年這批車輛將進入輪胎更換高峰,輪胎替換的旺盛需求未來仍將持續。 據業內專家預計,2012年全國輪胎總量將達到4.83億條左右,比上年增長5%~7%,其中子午胎產量4.32億條左右,增長8%~9%,子午化率89%左右,到2015年,我國輪胎年產量將超過5.5億條。 另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1~6月,我國輪胎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89.84億元,同比增長36.16%實現利潤總額133.64億元,同比增長59.81%,行業內企業數量為265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53家。 總體而言,我國輪胎行業經歷了多次不公正待遇之后,已經在國際貿易糾紛中逐漸成熟起來,但從根本上看,中國輪胎只有努力提升自身實力之后,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掌握話語權,因此,發現自身不足并奮發圖強,才是中國輪胎行業的最根本出路。 目前,我國輪胎行業中企業數量眾多,但多數企業規模不大,競爭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弱。特別是目前國內輪胎生產技術和工藝與國際水平仍有差距,跨國公司則以其技術和資本優勢紛紛來華投資,并逐步由合資變獨資、參股變控股、收購、并購等,控制著國內輪胎80%左右的產量,并牢牢占據著高端市場,與國內企業不到10%的利潤率相比,一些外資企業的利潤率高達20%以上,是中國企業利潤的兩倍。 據《2012~2016年中國輪胎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分析,目前國內輪胎市場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是以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等為代表的獨資或合資企業,其優勢在于轎車、輕卡等子午胎市場;第二梯隊則是以韓泰、錦湖、佳通等為代表的獨資或合資企業,其優勢在于中檔的轎車、輕卡子午胎市場等;第三梯隊為國內企業,其競爭優勢仍局限于以低廉的價格占領部分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整體上看,目前我國輪胎行業仍面臨著技術創新不足、缺乏品牌意識、產品質量及性能不高等問題,這也是中國輪胎屢屢遭受非公正待遇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國輪胎要擺脫屢遭侵犯就必須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從單純依靠投資擴大規模獲得效益向加大科技投入優化產品結構中獲得效益轉變,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由高消耗、低產出向低消耗、高產出轉變,同時努力調整產品結構,提高輪胎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切實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以及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此外,由于在主要出口市場受阻,中國輪胎行業或將面臨10%到15%的產能過剩,因此,向寒雪建議,我國輪胎行業必須以市場需求為依托,瞄準產品發展的方向,積極淘汰落后產能,控制部分過剩產能,推動行業向安全、環保、綠色、低碳、智能的方向發展。 |
上一條信息:
保美馳輪胎自動修補防爆膠進入中國
下一條信息: 安全至上品質江淮 安徽省校車研討會在肥隆重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