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資料 | 你的位置:首頁|技術資料 |
未來十年專用車市場或迎來新機遇 |
發布時間:2012/4/19 11:37:12 查看次數:2120 |
在近日湖北隨州舉行的2011中國(隨州)專用汽車發展論壇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介紹說,進入新世紀以來,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數量由新世紀初的600多家發展到目前的800多家,產品品種由1300多種增加到5000多種。2010年全國專用汽車總產量為155萬輛,是新世紀初產量規模的8.6倍。 從長遠角度看,我國的專用汽車市場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分析指出,未來若干年我國專用汽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將有更多的專用車品種進入規模化時代,專用汽車企業將呈現品牌化、集中化趨勢。 我國專用汽車生產已達世界第二 1956年7月,一汽建成投產,隨后用解放牌卡車底盤改裝的自卸車、運油車等相繼問世,我國專用車生產開始起步;1983年6月,全國改裝汽車、專用汽車新產品展評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專用汽車作為我國汽車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式形成。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專用汽車以年均18%的速度遞增,總量和品種大幅增長,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專用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用車分會的統計數據,2000年,我國專用汽車產量只有18萬輛,占當年卡車總產量的26.9%;2009年,我國生產各類專用汽車約165萬輛,占全年卡車總產量的55.7%。到2010年,我國專用汽車年產量已連續3年超過150萬輛,產品品種多達5000多種。2009年,我國專用汽車出口達12萬輛以上,已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專用汽車具有產品種類多、生產批量小、專業化程度高等特點,要求相關企業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專用化車輛產品。 對此張小虞指出,我國目前商用車專用化程度只有40%,而經濟發達國家專用汽車占商用汽車的比例卻高達80%以上。未來,隨著專用汽車專業化、智能化、高檔化、差異化與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中國專用汽車企業能夠在市場中分得多少份額、能否經得住國外產品的沖擊,是我們專用汽車行業與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市場需求增加 據了解,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專用車在全部貨車銷量中已經占據了65%的市場份額。而在我國,這個數字卻還不足50%。為了提升國內貨運車輛的專業化水平,我國提出,到“十二五”末,卡車的專用化率要達到70%。這給專用車市場帶來相當大的提升空間。“估計今后5~10年,國內專用車需求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到2015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萬輛。”一位行業專家指出。 而這種判斷的背后是宏觀經濟和物流業發展強有力的支撐。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物流業的發展,對專業物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如城市配送、冷鏈物流、危險品運輸、煙草物流等。而隨著其專業化程度的增強,更加個性化的車輛裝備需求也成為必然。一位重卡企業專業化部的工作人員就坦言,目前物流行業已經成為拉動國內專用車銷量增長的主要領域。 對此,東風商用車公司總經理黃剛也認為,在專用車需求持續走高的同時,其需求結構和特性也將發生顯著變化。他說,以公路使用為主的物流類和作業類專用車市場發展空間將更為廣闊,而工程類專用車比重會逐年下降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此外,在政策的力推之下,“十二五”期間,我國公路冷藏運輸的運量占冷藏貨物運輸總量的比例將達到30%以上。由此測算,國內冷藏車的市場保有量起碼要達到10萬輛以上,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目前,我國冷藏車保有量不足4萬輛。“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將以《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和‘國九條’的實施為契機,在冷藏車市場謀求突破,以搶占先機。”鄭州紅宇專用車公司的相關人員表示。 結構調整尤為迫切 雖然從產能上我國步入世界專業車生產大國的前列,但是“我國專用汽車產品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同類產品相比,在技術先進性、質量穩定性、產品可靠性、品牌效應及檢測手段等方面,仍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王瑞祥坦言。 他提出,專用車生產“三高”目標,即“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高、附加值高”。 因此,“要想在未來市場搶得頭籌,我國專用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尤為迫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用車分會理事長、秘書長王煥民表示。 王煥民認為,專用車產業結構未來幾年應實現市場結構調整、組織結構調整、技術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四大目標。 他告訴記者,在市場結構調整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保證各種工程類運輸車輛、工程作業類車輛、廂式及半掛類運輸車輛、城市功能服務類車輛等方面適度的產業規模,滿足國民經濟建設的基本需要;結合“汽車下鄉”政策,積極發展滿足新農村建設需求的各種專用車輛;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力爭把我國專用汽車產業建設成世界專用汽車產業研發及制造中心,全面實現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戰略目標。 而在產品結構調整上,要鼓勵企業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加強企業品牌的建立、推廣和保護,實現品牌經濟管理意識,爭取實現我國專用汽車產業從經濟粗放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到“十二五”末期,實現我國專用汽車產品90%以上為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
上一條信息:
水罐消防車水罐消防裝備使用須知
下一條信息: 十堰市啟動汽車配件產品出口集裝箱運輸無縫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