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資料 | 你的位置:首頁|技術資料 |
中國未來10年專用車將有大的發展空間 |
發布時間:2012/5/24 12:59:58 查看次數:1907 |
我國專用汽車生產已達世界第二 在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1中國(隨州)專用汽車發展論壇”現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在專題報告發言中回顧了中國專用汽車的發展歷程。1956年7月,一汽建成投產,隨后用解放牌卡車底盤改裝的自卸車、運油車等相繼問世,我國專用車生產開始起步;1983年6月,全國改裝汽車、專用汽車新產品展評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專用汽車作為我國汽車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式形成。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專用汽車以年均18%的速度遞增,總量和品種大幅增長,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專用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用車分會的統計數據,2000年,我國專用汽車產量只有18萬輛,占當年卡車總產量的26.9%;2009年,我國生產各類專用汽車約165萬輛,占全年卡車總產量的55.7%。到2010年,我國專用汽車年產量已連續3年超過150萬輛,產品品種多達5000多種。2009年,我國專用汽車出口達12萬輛以上,已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專用汽車具有產品種類多、生產批量小、專業化程度高等特點,要求相關企業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專用化車輛產品。對此張小虞指出,我國目前商用車專用化程度只有40%,而經濟發達國家專用汽車占商用汽車的比例卻高達80%以上。未來,隨著專用汽車專業化、智能化、高檔化、差異化與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中國專用汽車企業能夠在市場中分得多少份額、能否經得住國外產品的沖擊,是我們專用汽車行業與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未來10年專用車將有大的發展空間 從今年上半年的發展情況看,受全國汽車行業經濟運行增速減緩影響,我國專用汽車產銷量增長幅度收窄,累計銷售量為43.6萬輛,同比下降2.72%,對此張小虞認為,我國專用汽車將面臨新一輪的結構調整。 記者了解到,雖然我國已形成以吉林長春、湖北隨州、山東梁山等初具規模的專用汽車產銷基地,并形成了較好的產業結構布局,但長期以來在專用汽車領域形成的市場無序、惡性競爭態勢卻一直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據了解,在專用汽車市場流通環節,大部分利潤被經銷商賺走,留給制造企業的利潤空間很小,有的生產企業一輛專用卡車只有100元的利潤可圖。如此低的利潤水平和非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國內許多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沒有能力在技術研發上投入新的資金。 張小虞從技術發展角度也舉例指出,在專用汽車方面國外的can總線技術已普遍應用,而我國自主研發的can總線產品卻很少,主要依賴從國外進口;同時,我們在新材料如鋁合金、高強度鋼、碳纖維、玻璃纖維等的應用上與國外的差距也較大。 但從長遠角度看,我國的專用汽車市場又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分析指出,未來若干年我國專用汽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將有更多的專用車品種進入規模化時代,專用汽車企業將呈現品牌化、集中化趨勢。 徐長明分析,近5年來我國專用汽車的年均增長率為79.2%,遠遠高于整體汽車市場年均24%和乘用車市場年均27%的增速;同時,我國粗放式的發展模式,使得原煤、鋼、水泥、發電量等各種實物量均保持高速增長,恰好形成了對專用汽車發展的直接支撐。 在分析了我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基礎工業品和各國gdp在世界中所占的比重后,徐長明認為,未來10年中國經濟發展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經濟總規模還將持續迅速擴大,工業和城市化仍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再加上專業化細分度提升和國家在衛生、防災、安保等領域的相關政策支撐,都將直接拉動專用汽車總需求的增長。 |
上一條信息:
法士特李大開當選西安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
下一條信息: 專門對付地鐵火災 這消防車“口氣大” |